首页 两轮车 三轮车 汽车 头条 报价 推荐 资讯 焦点 品牌 技术
首页 >  头条 > 

张末:在父亲张艺谋的支持下离婚,二婚再嫁老外的她,感情如何了_世界热点

2023-02-13 12:17:53 来源:娱记扒圈

张末是1983年3月31日出生。


【资料图】

她出生那天,父亲张艺谋还在广西拍摄电影《一个和八个》,他接到妻子肖华的电话后非常激动。

张艺谋在电话中对肖华说:“既然女儿是月末生的,不如就给她取名叫‘张末’吧!”

张末出生次年,张艺谋回到了西安电影厂工作,他们总算是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一家人。

在张末的记忆中,父亲总是很忙,父女俩见面的机会很少,偶尔回一次家父亲也带着很多同事。

他们坐在沙发上、床上、地上,高谈阔论。张末从母亲口中得知,父亲他们讨论的是电影和艺术。

在父亲的影响下,张末也爱上了文艺。

张末从小就很有艺术细胞,写的作文多次发表在报刊上。

张艺谋虽然忙,对张末却很疼爱,只要他有一点时间,就会带着女儿去游乐场玩一下。

张末被父亲扛在肩上,父亲时不时逗弄一下女儿,母亲肖华推着自行车在后边跟着。

这个场景,也成了张末童年中最温馨的记忆。

说到张末的童年,就不得不提一下张艺谋、肖华和巩俐之间剪不断,理还乱的爱恨情仇。

肖华是张艺谋的原配妻子,当初她选择跟张艺谋在一起时,遭到了父母的极力反对。

因为张艺谋家庭成分不好,受排挤不说,生活也非常困难,他是家中的老大,下面还有两个弟弟。

但他两个弟弟的身体都有缺陷。

二弟是先天性高度近视,双眼的视力还不足0.1;三弟小时候发高烧,导致左耳朵失聪。

张艺谋的压力有多大,可想而知。

可就在这种条件下,肖华还是不顾父母反对,义无反顾地嫁给了在人生低谷的张艺谋。

患难之情,让肖华一度以为张艺谋是一个值得携手白头的人。

可让肖华没有想到的是,随着张艺谋的成功,两人的差距越来越大,感情渐行渐远。

1987年,是多个人命运的转折点。

这一年,改变了张艺谋、肖华、巩俐和张末的人生。

在拍摄《红高粱》时,张艺谋不顾自己已婚的身份,和女主角巩俐在剧组因戏生情了。

两人的绯闻传的满天飞,很快肖华就听说了。

肖华是个善良的女人,她选择相信张艺谋。因为她认为,这个曾经给她一口气写了40页情书的男人,不可能说变心就变心。

然而,有些男人就是这么绝情。

他可以在一穷二白时和你风花雪月,许你海誓山盟,却做不到在功成名就后对你不离不弃。

肖华在张艺谋口袋里找到一封信。

信上的内容让她伤心欲绝,那是巩俐写给张艺谋的一封情书。

她写道:“你走了,把我的心也带走了。”

巩俐还说,让张艺谋快点给她一个明确的答复,自己不想只要爱情,还渴望一段婚姻。

面对肖华的质问,张艺谋默认了。

从那以后,张艺谋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了,张末内心深处最渴望的父爱也被巩俐抢走了。

小小年纪的她,觉察到了父母之间的不对劲。

她发现父母只要一见面就吵架,父亲一走,就好长时间不回来,母亲就偷偷掩面哭泣。

1988年春节,张艺谋从外面回到家,那一天下着大雪,他身上和帽子上挂满了雪花。

肖华看到丈夫回来,高兴之余想为他拍掉身上的雪,可张艺谋却闪身躲开了妻子的示好。

母亲的尴尬,张末全都看在眼里。

随后张末见父亲进了书房,不一会儿书房就传来了争吵声,还夹杂着母亲委屈的哭声。

张艺谋告诉肖华:“如果你不同意离婚,我就带着巩俐浪迹天涯,从此再也不回来了。”

肖华不敢相信,丈夫为了另外一个女人,竟然真的连家和女儿都不要了,他真的变了。

张艺谋很快就离开了,肖华忍不住抱着年幼的张末失声痛哭:“你爸爸要和我离婚了。”

这一年,张艺谋不顾父母的反对,坚决与肖华办理了离婚手续,然后转身奔向了巩俐。

5岁的张末,就这样成了单亲家庭的孩子。

在学校,她被各种视线打量着,有的同情她、有的嘲笑她,张末在这些视线中变得自卑、敏感。

她一想到父亲是因为巩俐,才抛弃了自己和妈妈,对巩俐的怨恨就更深了。

巩俐也曾试图缓解一下她和张末的关系,但张末根本就不搭理她,也不给她好脸色看。

次数多了,巩俐不想自讨没趣,她也不让张艺谋回家探望张末,两人的矛盾更深了。

张末不甘心父亲被巩俐“抢走”,开始和她斗智斗勇。

后来,张末只要没事就给父亲打电话,有一次打了足足两个小时,导致巩俐一直联系不上张艺谋。

为了这件事,巩俐和张艺谋发生了矛盾。

张艺谋却觉得巩俐在无理取闹,自己和女儿打电话这样的小事,她还要干涉也太小气了。

两人多次因为这事争吵,这也间接成了张艺谋和巩俐分手的原因之一。

据知情人透露,张艺谋之所以拒绝和巩俐结婚的真正原因是,他对肖华和张末充满了愧疚。

1996年,巩俐逼婚不成,心灰意冷下嫁给了烟草大王黄和祥,结束了与张艺谋8年的恋情。

13岁的张末,总算松了一口气。

次年,张艺谋的父亲去世,张艺谋在家整整呆了一个星期,期间张末和父亲形影不离。

临别之际,张末问父亲:“你可以和妈妈给我一个完整的家吗?”

张艺谋摸了摸女儿的头告诉她:“大人的事你不要管,我和你妈妈心中都有伤,等伤好了,再考虑这件事。”

于是张末知道,父母的爱情终究成了过去,哪怕巩俐已经结婚,父母也不会复婚了。

能有一个完整的家,对张末来说终究是奢望了。

果然,在2000年张艺谋身边又有了另外一个女人,陈婷。她当时还在北京电影学院上学。

陈婷比张艺谋整整小了31岁。

刚开始张艺谋怕张末抗拒,就选择了隐瞒。

可张末心思非常敏感,她很快知道了陈婷的存在,她还知道了父亲和她有了两个儿子。

张末崩溃了,她跑去质问张艺谋,为什么这么快就和别的女人生儿育女,难道就没为妈妈想过吗。

亲眼目睹父亲两次移情别恋,也许从那个时候起,张末就对感情和婚姻失去了信心。

16岁那年,张末选择出国读书。

高中毕业后,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建筑系,后来又在李安的介绍下,进入纽约大学导演系。

在留学期间,容貌姣好的张末很受异性的欢迎,追求她的男生有很多,但她早就封闭了自己的感情,

这时候一个叫托尼的外籍小伙出现了。

托尼长得高大帅气,性格热情奔放并且很有浪漫情调,他对张末这个东方姑娘一见钟情。

随即展开了热烈的追求。

托尼的追求奔放又直接,每天买一束玫瑰花到张末的教室里跟她表白,他还为张末唱情歌。

在托尼的猛烈追求下,张末沦陷了。

张末把自己恋爱的消息告诉了张艺谋,当得知女儿与一个外国人谈恋爱后,张艺谋坚决反对。

但陷入热恋中的张末又怎么可能听的进去。

她反问张艺谋:“你和妈妈是共同人种,有相同的文化背景,最后不还是离婚了吗?”

女儿的质问让张艺谋哑口无言。

无奈之下张艺谋只好找上了托尼,告诉他:“你和我女儿不合适,她迟早要回国的。”

哪知,托尼竟然毫不客气的警告张艺谋,让他最好不要干涉自己和张末的自由恋爱。

张艺谋气不打一处来,立刻又给张末打电话,勒令她必须马上跟那个“洋鬼子”分手。

但张末却非常固执,坚决要与托尼在一起,并瞒着父母偷偷在国外与托尼举行了婚礼。

木已成舟,张艺谋只能默认了这个洋女婿。

然而这段草率的婚姻,带给张末的并不是美好,而是噩梦的开始,让她吃尽了苦头。

成了她人生中,最无助、最可怕的一段时光。

婚后,托尼开始原形毕露,他从不舍的给张末花一分钱,夫妻两个的花费都是AA制。

托尼还有很严重的大男子主义,他要求张末必须对他言听计从,不然就对她大打出手。

托尼还被曝出了婚外恋的丑闻。

张末身心俱疲,但这一切都是自己选择的,与人无关,酿成的苦果也只能自己承担。

因为负面情绪没地方宣泄,张末就给父亲打电话。

在电话中张艺谋听出女儿情绪不对劲,反复询问,张末却怕父亲担心,没有说实话。

张艺谋只好安慰女儿,让她不要太累,既然结了婚,就好好与丈夫相处,不要使性子。

直到2008年,张末终于对托尼忍无可忍了,她又哭着给张艺谋打电话,跟他控诉托尼的种种。

当张艺谋在电话里得知,托尼时常家暴女儿,并且有了婚外情时,他一下子火冒三丈。

张艺谋怒骂:“还反了他了,敢这么对我的女儿,你立马回来爸养你,我不能让你受委屈。”

听了父亲的话,张末终于忍不住哭了起来。

想当初,自己没有父母的劝告结婚,哪知结婚才2年就又想离婚,自己实在是太任性了。

幸好有父亲无条件支持自己,这才让张末又有了重新生活的勇气。

或许是怕女儿受到伤害,张艺谋亲自赶到国外,把张末带回国,结束了与托尼的婚姻。

这时候张末才发现,原来父亲一直都是爱自己的。

张末回国后,被父亲安排在身边,让她负责幕后工作,在父亲的保护下,她走出了离婚的阴影。

张艺谋一直觉得亏欠张末。

于是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女儿身上,他决定把张末带进电影圈。

张艺谋开始手把手教女儿摄影技术,让张末从最基础的工作学起,慢慢锻炼她的能力。

父母之爱子,则为之计深远。

在张艺谋的用心栽培下,张末从剪辑师和字幕师开始,逐渐开始担任剧组的副导演。

有优秀的团队,又有一位优秀的父亲,只要张末肯用心,她一定能成为业界的翘楚。

经历过感情的挫败后,张末成熟了很多,她也明白了在感情的世界中,并不是非黑即白。

她学着对过去释然,学着放下对巩俐的怨恨。

2013年,张艺谋与张末父女联合创作了电影《归来》,好巧不巧,巩俐是主演之一。

张末与巩俐再度相逢。

外界很多人等着看热闹,纷纷猜测张末和巩俐之间,将会上演一场什么样的“撕逼”大战。

没想到,张末早已不是以前那个小女孩,她主动上前拥抱巩俐,化解了十几年的宿怨。

张末甚至还和后妈陈婷处成了闺蜜,两人经常打电话联系,一起逛街,互送小礼物。

张末对三个弟弟妹妹也很好,经常给他们买玩具、买零食。

打开心结,又有了事业的张末,也迎来了自己新的恋情。

张末的新恋人叫孟丹青,也是一个外国人,他是一个高材生,既阳光帅气,又踏实稳重。

孟丹青也得到了张艺谋的认可。

2013年1月,在亲友的祝福下,张末再一次踏入婚姻的殿堂,有父亲为她保驾护航。

想必这一次张末一定能幸福。

在张末的婚礼上,张艺谋和肖华也重登了。

也许对张艺谋来说,肖华是他一生都愧对的人,但对肖华来说,张艺谋已经是过去式了。

现在的肖华,惟愿女儿张末能够幸福。

再次见面,肖华大大方方跟张艺谋打招呼,就像普通朋友一样称呼他为:“张导”。

现如今,张末的事业越来越好了,她执导拍摄的《28岁未成年》,一举拿下了1.29亿票房。

并且获得了第14届最佳新人导演奖。

张末拿到奖项,最开心的还是父亲张艺谋。

他鼓励女儿说:“我都没拿到过这个奖,这是个很好的纪念,我为你感到骄傲和自豪。”

张艺谋还表示,在自己和女儿身上,他看到了一种传承,言外之意,是要女儿继承自己的衣钵。

从张末出席活动的视频可以看出,她面对采访游刃有余、气场强大,举止颇有“国师”风范。

而张艺谋则甘愿充当张末的绿叶,一脸笑容的看着女儿,看样子对女儿的表现相当满意。

如此看来,张末可以说是爱情、事业两丰收了。

虽然张末的童年没有得到多少父爱,但血浓于水,受到伤害时第一个挺身而出的还是张艺谋。

父女亲情是永远不可割舍的。

张艺谋辜负了肖华和巩俐,他可能不是一个合格恋人,但不可以否认他是一个负责的父亲。

如果不是他在张末无助时,把她接到身边,用父爱温暖她的伤痛,又把她引领上导演这条路,张末的人生可能不这么光明。

张末自从2008年结束第一段婚姻,至今已经过了15年,而她和第二任丈夫孟丹青用了10年时间证明,错误的感情要及时止损。

张末很重视家庭,她始终认为孩子和亲情最重要,她一直坚持一点:生活第一、拍电影第二。

在拍摄自己的第一部电影时,张末的孩子才6个月大,拍完电影后也不过才10个月。

为了照顾孩子,张末隐退6年,做了全职妈妈,直到孩子上了小学,她才重新导电影。

在张末看来,管家比拍电影辛苦多了。

提起孩子时,张末总会笑着说是“甜蜜的负担。”

不过张末和孟丹青都非常低调,除了要宣传电影之外,他们几乎不在公众面前露面。

所以,孩子的样貌也是一个迷。

童年失“家”,25岁嫁老外被家暴,张末的前半生是不幸的,但同时她也是幸运的。

就像张末自己说的那样:“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,虽然吃过苦,但对后半生都是财富。”

只有走出生活和爱情的阴霾,才能活出自我,获得新生,以后的人生才会更加精彩。

关键词: 另外一个 受到伤害

下一篇:
上一篇:

相关新闻